計畫緣起
- 歷年來的全中運及全大運承辦單位,每屆的運動資訊系統建置,均投入相當多的人力物力進行開發,其中以報名、競賽及成績記錄等系統最為複雜,所處理的個人資料和成績紀錄不可勝數,需要具可靠度的資訊平台,才能長期維持及確保合理運用。
- 根據我們的觀察,不管是運動會或各項盃賽,往往因缺乏共同的資訊處理平台,在比賽結束後,成績紀錄均無法有效保留,使各項紀錄的統計分析與運用受到限制。因此,本計畫現階段的首要目標,係以建置運動人力資料庫系統及運動成績資料庫系統為主。
- 先由建置全中運及全大運的註冊登錄、報名及成績系統切入,將選手資料建檔儲存,除供各級賽會使用之外。透過多年的資料累積之後,可進一步將國內學校優秀運動人才動態與運動成績統計資料,供作各項運動專業訓練和比賽的綜合使用,以奠定我國的運動專業資訊運用基礎,呈現運動資訊統合運用的水平。
現況分析
- 運動員參與比賽最主要是在公平的基準點上相互競技,每位運動員參與許多比賽都無法詳實記錄,作為賽事期間選材、成績查詢的參考。透過建立全國學校優秀運動人才資料庫資訊系統,運動員的比賽資訊及成績將透明化,讓每位運動員都能在資訊公平的起跑點上參與競技。
- 運動賽事之內容資訊繁雜,無論是比賽過程或是比賽成績都非常重要,但在過去往往資料的建立與保存都會有所缺漏,常常無法獲得完整資訊,造成比賽不公或是賽程無法適時掌握。各項運動主辦單位、教練、選手、媒體等資訊需求類別與層級不同,必需有一套系統界面可以提供使用者獲取不同重要資訊,對提昇我國的運動實力將會有正面的幫助。
計畫目標
一、全中運及全大運賽會資訊的系統性需求評估。
二、建置全中運及全大運的註冊登錄、網路報名及成績紀錄系統。
三、全國各級學校競技運動人才資料庫、運動成績資料庫之系統開發及訂定資料交換標準格式。
本計畫係針對不同使用對象建置內容,全國各級學校競技運動人才資料庫架構如圖1所示:
圖1 全國學校優秀運動人才資料庫資訊系統架構
研究團隊
依計畫目標及分工方式,將研究團隊成員分為三組,需求分析研究成員、系統建置成員、諮詢委員。
一、需求分析研究成員
本計畫之需求分析研究成員及其工作事項如表1-1所示。
表1-1需求分析研究成員一覽表
姓名 | 職稱 | 現職 |
馮展華 | 總計畫主持人 | 國立中正大學校長 |
林晉榮 | 共同主持人 | 國立中正大學體育運動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|
李新林 | 共同主持人 | 國立中正大學資工系 |
陳彥廷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體研中心專任助理 |
郭碧鵑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體研中心專任助理 |
薛縉謙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體研中心專任助理 |
陳瀷中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清江中心專案工作人員 |
林怡伶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清江中心專任助理 |
二、系統建置小組成員
本計畫之系統建置小組成員及其工作事項如表1-2所示。
表1-2系統建置小組成員一覽表
姓名 | 職稱 | 現職 |
馮展華 | 總計畫主持人 | 國立中正大學校長 |
林晉榮 | 共同主持人 | 國立中正大學體育運動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|
李新林 | 共同主持人 |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處處長 |
陳彥廷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體研中心計畫專任助理 |
郭碧鵑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體研中心計畫專任助理 |
薛縉謙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體研中心計畫專任助理 |
陳瀷中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清江中心專案工作人員 |
林怡伶 | 助理研究員 | 國立中正大學清江中心專任助理 |
三、諮詢委員
本計畫之諮詢委員名單,邀請體育及資訊方面之專家學者,如表1-3所示。
表1-3諮詢委員名單
姓名 | 職稱 | 現職 |
柳金章 | 教授 | 國立中正大學資工系 |
吳徐哲 | 教授 | 國立中正大學資工系 |
巫昌楊 | 教授 |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|
黃彥翔 | 教授 | 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 |
洪嘉文 | 副教授 | 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 |
許育嘉 | 副教授 | 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 |
組織架構
- 本計畫由教育部統籌督導管理本運動資料庫相關事務,並由中正大學建置、管理、維護本系統相關事務。依計畫目標及分工方式,將研究團隊成員分為三組,需求分析研究成員、系統建置小組委員、專家學者。